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评比奖励办法

来源:学前实验教学中心 发布时间:2014年08月10日
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评比奖励办法
(试行)
 
为加强实验(实训)室内涵建设,有效利用实验(实训)室资源,增强实验(实训)室活力,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、科研水平和实验(实训)室的综合效益,不断将实验(实训)室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。结合我校实际,特制订本办法。
 
一、考核范围
考核范围为全校正式建制的实验(实训)室(包括分室),具体详见《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(室)设置一览表》。
 
二、考核时间
每年12月下旬为综合效益考核时间。
 
三、考核原则
(一)指标导向原则。考核指标科学合理,能实事求是反映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的客观实际,反映实验(实训)教学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情况,引导实验(实训)室加强管理,提高综合效益。
(二)动态监测原则。实施实验(实训)室基本状态常态数据监测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效益考核机制。
 
四、考核组织
(一)二级学院自评。 各二级学院由分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,教研室主任、实验(实训)中心主任等组成综合效益考核工作小组。负责本学院自评工作。并按照《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记分表》(见附表)中所列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自评记分。同时,认真准备佐证材料并撰写自评报告(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各一份),按时报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(佐证材料由本单位保存,作为学校考核依据)。
[自评报告内容:包括实验室综合效能、实验教学效果、科研技术开发及社会服务、实验室综合管理等方面,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,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,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]
(二)学校考核。 在学校《实验(实训)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》指导下,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代表学校组成考核小组具体实施。
1、根据学科类别设立若干个考核小组,每个小组设组长1人;
2、按照《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记分表》中所列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,采用听取汇报、询问、查阅相关佐证材料等现场考核打分。
 
五、考核内容
(一)综合效益考核采用记分制,满分为110分。其中:附加分项10分)。 
1.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能(25分); 2.实践教学效果(25分);
3.科研、技术开发、社会服务(15分); 4.实验(实训)室综合管理(35分);5.参访接待(附加10分)。
  (具体详见《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记分表》)
 
六、考核结果及其使用
(一)根据各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(室)得分确定考核结果。分为优秀、良好、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,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办公平台公布。
(二)各二级学院要对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进行全面总结、分析,找出存在的差距,充分利用考核结果,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提高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。
(三)考核结果优秀的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(室),在实验(实训)用房安排、配套设施建设、实验技术人员配备、实验(实训)室资金投入方面,给予优先配置和经费重点支持等。
(四)考核结果将与学校年终评先评优挂钩,考核不及格单位无评先评优资格,并要求限期整改。
 
七、附注说明
(一)无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实验(实训)室,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相关指标考核得分以总分按比例折算。
(二)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将根据学校实验(实训)室实际情况,适时修订并公布各类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记分表中各项指标及评价标准。
 
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解释。
 

 

附表:

  实验(实训)室综合效益考核记分表

二级学院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实验室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实验分室:

一、实验室综合效能25分

序号

考核内容

考核标准

评分标准

分值

1

实验室利用率

 

实验室利用率100%,得7分;每减少10%扣1分。

7

2

仪器设备完好率

 

仪器设备完好率100%得7分;每减少5%扣2分;小于80%得0分

7

3

大型仪器设备与使用

单价10万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与使用,每台年度使用学时不少于480学时。

有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,且年度使用学时达到400学时以上为6分,年度使用学时达到300学士为4分,年度学时达到200为2分,年度学时达到100学时为1分,无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为0分

6

4

实验室开放

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前提下,实验室应当对外开放,取的良好效果

有开放项目3项且记录齐全以上为5分,有开放项目无记录为3分,没有开放项目为0分。

5

 

二、实验教学效果25分

序号

考核内容

考核标准

评分标准

分值

1

实验教学任务

教学文件齐全,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饱满,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基础实验室人时数为5000,专业基础、专业实验室人时数为3000.

各类实验室达到规定工作量10为5分,每减少10%扣1分。

5

2

实验项目管理

实验(实训)项目管理规范,每个实验(实训)项目数据库记载有实验(实训)名称、实验(实训)内容、实验(实训)时数、面向专业、实验(实训)类别、每组人数、、组织运行要求、主要仪器设备名称、规格型号、数量等

项目齐全并且记录规范5分,项目齐全但记录不规范4分,缺少一门课程项目记录为分,缺少两门及以上课程记录0分。

5

3

实验项目开出率

 

实验开出率按100%计算,满分得5分;每递减5%扣0.5分;小于80%得0分。

5

4

实验教材

实验室开出的实验项目必须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,实验教材形成体系

查看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,有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为5分,实验指导书齐全为3分,缺少一门课程为2分,缺少两门课程及以上为0分。

5

5

实验报告

实验(实训)报告的格式正确、内容完整、整洁,每一份实验(实训)报告,有批改痕迹、教师签名及日期,批改率100%

实验报告齐全为5分,缺少1分报告为3分,缺少五份以下为2分,无教师批改记录为0分。

5

 

三、科研技术开发及社会服务15分

序号

考核内容

考核标准

评分标准

分值

1

科学研究项目

查看实验室承担科学研究项目及实验室使用记录

项目达到3个以上为5分,校级项目3个及以上为3分,校级项目2个及以下为2分,无项目为0分

5

2

实验研究和改革

由学校确认的实验研究(含实验室管理、实验技术、实验装置的制作与改进)的材料(实验研究成果:成果鉴定书、公开发表的实验方面的研究论文。)

每一项校级成果为1分,厅级级成果为2分,部级成果为3分,满分5分

5

3

开展对外服务

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展技术培训、生产加工、技能培训等对外服务。

对外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每10000元算作1分,满分5分

5

 

 

四、实验室综合管理35分

序号

考核内容

考核标准

评分标准

分值

1

实验室规划

实验室规划科学合理,对实验室目前的基本情况、存在的问题能认真分析和总结;实验室有明确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。

实验室规划科学合理,切合实际。4~5分,前述有一定欠缺。3~4分,没有规划0分

5

2

仪器设备管理

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的仪器设备帐、物相符率达到100%,

从资产管理系统中随机抽查20台仪器设备,符合要求为5分,1台不符合要求为4分,2台不符合要求为3分,否则为0分

5

3

实验耗材管理

实验耗材账物相符率不低于90%,耗材出入库记录完整。

抽查5次耗材使用记录,符合要求为5分,1次不符合要求为4分,2次不符合要求为3分,否则为0分

5

4

实验队伍

实验室有专职人员,岗位设置合理,满足实验教学要求,职称年龄结构合理。实验室有培训计划,并落实到具体人员

满足要求为5分,无高级职称为4分,年度培训人次低于2人次为3分无专职人员0分,

5

5

实验环境

实验(实训)室通风、照明等设施完好,实验(实训)室防火、防爆炸、防盗、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合理,有安全预案

现场查看实验室及室外走廊等确认,符合要求为5分,发现1处问题为4分,2处问题为3分,缺少安全检查记录及安全预案为0分

5

6

制度建设

规章制度健全,并落到实处;仪器设备管理制度、仪器设备损坏、丢失赔偿制度,学生实验守则、安全卫生规章制度等成文上墙

完全符合要求为5分,有1个分室无制度上墙为3分,有2个分室无制度上墙为1分,否则为0分

5

7

文化建设

以高度凝炼的语言,概括本实验室的发展定位、性质、特点等相关信息,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通过文字、图片展示与实验室所承担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(实验教学图片、实验规程、实验操作方法等)。

有实验室文化建设方案且符合要求为5分,文化建设方案有一定欠缺为3分,无实验室文化建设为0分。

5

 

 

 

五、参观接待

序号

考核内容

考核标准

评分标准

分值

1

环境卫生

设备摆放整齐,物品存放有序

环境清洁卫生室内设备无灰尘

按照参观接待办法考核

3

2

设备演示

演示设备操作、运行正常,操作员操作熟练

 

按照参观接待办法考核

3

3

讲解

按照参观接待办法等级安排讲解

按照参观接待办法考核

4

 

 

 


一键分享 转播到腾讯微博         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