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(实训)室基本信息搜集、整理、归档制度
(暂行)
建立实验(实训)室基本信息收集、整理、归档制度,是实验(实训)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基本内容之一。为了及时、客观、准确、收集、整理、运用实验(实训)室基本信息,加强学校实验(实训)室科学管理、规范统计行为、提高信息数据集成质量、确保真实、可靠性,特制定本制度。
一、基本信息范围及内容
(一)实验(实训)室基本情况:
1、学校对实验(实训)室建制批准、合并、调整、撤消、或下达的工作指示、承接项目任务等文件;以及向学校及有关部门呈递的请示报告、批复文件等;
2、实验(实训)室名称、类别、编号、面积、位置等一览表,配套设施注释及环境条件摘要等;
3、实验(实训)教学年度运行经费。包括:仪器设备、基础配套设施(实验台橱、柜等)、环境改造、仪器设备维修、实验(实训)耗材、环境文化建设等;
4、实验(实训)室历次教学评价、评估、项目申报(如:省级示范中心)等,有关前期迎评准备、评估(价)过程、结论意见等,形成的相关书面资料;
5、实验(实训)室校内对学生开放。包括:实验(实训)、创新研究、科技制作、各项竟赛、赛前强化训练等项目,以及学科专业、班级、人时数等情况;
6、利用实验(实训)资源,开门办学、校企合作、联合共建、技术开发等运行机制形成的书面资料;以及校外承接社会团体(教育行政部门、同类院校等),企业培训、认证、加工、承办赛事等项目任务、人时数以及形成的批件、信函、取得的收益等资料;
7、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网站建设情况。包括:网络资源集成、学科专业精品课程、实验(实训)室实验环境、项目内容、软件开发与利用、信息量发布等,以及网站改版、信息内容更新、访问量等情况;
8、实验(实训)室评估、参访接待、安全卫生、综合效益等,专项工作检查、考核、评优、奖惩情况;
9、实验(实训)室工作日志;
10、实验(实训)室历史沿革、主要特色等。
(二)实验(实训)教学基本信息
1、实验教学大纲、课程教学日历、实验教材、实验指导书等文件;
2、面向专业(本、专科)、课程门数、实验(实训)项目(必做、选做)、班级、学生人数、课时数、人时数等;每学期按实验教学计划实际安排以及执行情况;
3、实验(实训)课程门类开设(独立设课)、实验类别、实验类型(演示性、验证性、综合性、设计研究型、其它)、实验组数、每组人数、实验学时、开出方式(单一、小循环、中循环、大循环)、项目开出率、项目更新率、实验报告批改、数据存查等情况;
4、虚拟、仿真实验项目开出名称、数量情况;学生自主、合作、研究、创新实验项目名称、实验报告、实验结果、典型案例等;
5、精品课程、微格教学、教学改革立项等项目。包括:申报、评审级别、批复、成果、鉴定、获奖以及成果转化、推广应用等情况;
6、实验项目内容更新、开出方式(手段)改革记录、项目淘汰等相关资料;实验课程考试(考核)方式创新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具体实施情况;
7、普通本、专科生毕业设计、研究论文、小发明、小创造、科技制作成果等,以及数量、获奖、奖项等级位次情况;
8、实验教材自编、出版、使用以及统编教材采用情况;
9、利用多媒体课件(其中:自主研发的CAI课件数量)进行实践教学的数量及推广应用事例等;
10、网络智能化实践教学开放、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运行情况。包括:网络教学资源、网络辅助教学、师生教与学互动、实验室资源信息、实验预约、网上预习、在线实验、实践教学管理、教师教学评价等功能的实现、成效情况;
11、其它实验教学文件资料。
(三)仪器设备基本信息
1、仪器设备、材料.低值耐用品账目、出入库凭证等。电子文本资料;
2、仪器设备验收资料。包括:产品合格证、使用(原理)说明书、线路图、维修手册、保修证、厂家维修站有关技术资料等;
3、仪器设备完好率、更新率、基准计量仪器仪表调整、校准等书面记录资料;
4、仪器设备调拨、损坏丢失赔偿、报废处置等,有关报告、申报表、批复文件等;
5、仪器设备日常使用、维护保养、检修等工作日志。包括:教学计划外、校企合作、社会培训、认证、开发使用记录等;
6、仪器设备维修所涉及的维修申报、配件领用、外部维修厂商、维修单留存、修复验收、产生的费用等记录资料;
7、实验(实训)耗材库房材料领用、批准手续、库房帐物盘点时间、参加人员、盘盈盘亏、存在问题处理等工作记录;
8、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运行记录。包括:教学科研运行学时、教学计划外(社会服务)承接任务、功能开发、使用效益相关情况;
9、实验教学实验装置、教具等,自制、研发数量、产生相关费用等。
(四)人员基本信息
1、实验(实训)室各类人员(专、兼职)、人数、年龄、学历、职称结构及变动实况;
2、人员个人信息。包括: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、文化程度、所属学科、专业技术职务、职称授予时间、业务专长、论文数量、课题数量、级别、国内外培训及学历、非学历教育时间等;
3、实验(实训)室工作岗位职责、人员分工、业绩考核、培训情况;
4、实验(实训)双师型教师科研(包括纵向、横向)课题、教学改革立项、承担社会服务项目、课题经费、成果、鉴定与获奖(分国家、省部级、发明专利、三大检索收录、核心刊物)证书等。
(五)其他基本信息
1、实验(实训)室管理的各类文件、规章制度、与学校规章制度配套实施细则、措施办法等资料;
2、实验(实训)室建设规划、工作计划、工作总结;
3、相关行业会议发言、经验交流资料、申报材料等;
4、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各种工作报表等;
5、资产清查所形成的相关资料;
6、反映学生对实验(实训)教师实践教学评价;有关学生座谈会、问卷调查、网上反馈等形式的意见或建议材料;
7、实验(实训)教学事故、安全隐患处理、惩罚相关书面材料;
8、学校临时性布署的专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记录。
二、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
(一)基本信息的收集、整理工作,是实验(实训)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。各类(专兼职)人员和有关实验(实训)教师都有义务、有责任向所在单位提供有关信息资料。
(二)实验(实训)室工作人员应认真做好工作记录日志;及时填写各类表格栏目内容、数据;记载有关项目工作执行、完成情况;随时系统收集、整理、汇总有关各种基本信息资料。
(三)各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,均在学期末集中时间收交各类原始记录资料、基础表格信息数据、有关文稿记载文件等。并进行认真分析、统计、整理、归档。
三、基本信息的上报及管理
(一)学校有关实验(实训)室基本信息实行校、院二级管理。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为全校基本信息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;各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主任为具体负责人,实训中心秘书是具体责任人,认真做好本单位基本信息的收集、整理、归档,日常管理。
(二)实验(实训)室基本信息的收集、整理,是实验(实训)教学评价、评估的重要信息来源;必须以原始记录或原始材料为依据,并进行系统的相关信息数据统计、分析、查缺补漏等,做好档案管理工作。
(三)各实验(实训)室基本信息的档案材料,其时限性、全面性及质量情况,将作为单位、个人年度考核、评优(集体、个人)、奖惩重要项目内容权重系数之一。